最新发布
2016-06-27
513
6月25-26日,为了促进对全球化语境中的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由石河子大学主办,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承办,《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协办,第二届“全球化语境中的区域文化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等近20所高校、科研院所的40余名学者与会。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郑亮教授在欢迎辞中指出,在全球化时代,对区域文化与文学多样性展开研究,显现了研究视野的开阔与开放性,突显了区域文化及文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今年,是石河子大学并校20周年。从1996年并校至今,经过20年来的磨合、发展与壮大,业已成为兵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地,在文化传承与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对于增进疆内外中青年学者间的互动与分享、促进研究对话、推动兵团文化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疆现代文化建设,以及推动中国西部文学以及新疆文学的未来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周晓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西域的大漠风光、人文地理与国家行政管辖在此集聚,汉民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兄弟民族在此交汇,创造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文学。深入研究新疆的区域文学,不仅可加深我们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理解,也可以为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提供极富建设意义的新鲜经验。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为新疆区域文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助力。这其中涉及到文化认同、文学写作等复杂问题,都极具探讨价值。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周晓风教授指出,中国当代文学作为国家文学的形成,既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产物,也是文学发展从地域文学到区域文学的必然结果。当代文学的区域想象已经因为体制的要素超越了自然地理的限制。它一方面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度统一的国家文学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站在区域的立场规划文学的发展轨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庆祥副教授指出,新疆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视角和研究样本,其所能提供的阐释视野和言说空间已经超越了区域的范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新疆文学不是一个静态的课题或者客体,是活生生的历史和生活,所有的研究必须以此为出发点。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吴新锋副教授指出,多民族文学呈现出的文化丰富性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之间的契合,是亟需重视的问题。一种具有包容性、建设性的多民族文学史叙述框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建构具有重要价值。
具体到新疆文学,其区域特征与内在形态的丰富性和独特性,需要在具体的作家作品中展开细致研究。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刘长星,将新疆生态文学分为三个阶段,50-70年代为奠基期,80-90年代为勃兴期,21世纪之后为多元创作期,共同展现了对于新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深刻思索。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晁正蓉副教授指出,维吾尔小说从创作之初起就是以乡村题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真实地再现了当代维吾尔族乡村生活的变化、文化的变迁,更重要的是反映在社会转型期,维吾尔族农民面对现代化冲击的精神状况和思想矛盾,以及维吾尔族妇女的生存状况。国家一级编剧、石河子市文体局创作研究室主任肖帅指出,兵团戏剧作为军垦文化的组要组成部分,自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就一直发挥着引领新疆现代文化和鼓舞屯垦戍边士气的作用。新时期,“屯垦戍边”跨越转型,由单纯的政治使命转向经济建设,文化艺术发展遭遇瓶颈,尤其是戏剧面临着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的窘境,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凡博士以方言话剧《天心顺》和《梁生宝买种记》为例,讨论了方言话剧的话语体系和舞台表演形式,认为其不仅是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更是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曲艺生态多样性的有效表达形式。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和谈副教授指出,新疆本土散文作家刘亮程把观照者、观照物与创作主体融为一体,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赋予了动、植物以人的思想意识,运用内视角的叙事方式,把自己幻化成他所观照的事物,再现了一个和谐纯美的生态村庄,同时也表现出自然生命的哲学辩证思想,显现了自然圆融的生态美学意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胡余龙指出,苦难意识是刘亮程生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他对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的感悟。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建华博士指出,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而富有意蕴的民族空间感,童年的视角与女性的视角彼此交织下的草原人对自然生命有一种天然的顿悟,表现出了一种自然生命的钝感力。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胡昌平博士指出,哈萨克族作家夏木斯·胡玛尔书写了哈萨克族的历史与现实,既颂扬了民族的伟大,又对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的小说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又超越了民族与时代的局限。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王敏副教授对韩子勇的西部文学评论进行了分析,认为他先结合自身在疆生活的经验,从大量文学文本的细节出发,指出为何西部文学有“自我”表述的焦虑,接着又抽丝剥茧地论述了西部文学体现自我的叙事策略、方法与路径,最后评价了西部文学表达“自我”的利弊。
与会学者在会上也对西藏文学展开了讨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丛治辰博士从马原和扎西达娃的具体文本出发,揭示在“中心/边缘”的表层架构之下,其实西藏书写的真正命题在于一个古老的民族,如何进入现代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刚博士指出,藏族作家次仁罗布的小说基于一种宽恕和悲悯的美学追求,贯穿始终的是慈悲、隐忍和救赎的精神主题,也努力表现人类固有的美好品质。
会议期间,杨庆祥、王敏、丛治辰、徐刚、李平、杨向奎等青年作家、学者,以“文学与未来:‘一带一路’与想象全新的世界文学地图”为主题,与石河子大学师生展开了文学对话。大家分别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区域文学给现代文学研究带来的冲击和活力,这不仅带来了新的内容,而且对于文学史的书写范式也构成了新的挑战。
2016-06-27
513
6月25-26日,为了促进对全球化语境中的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由石河子大学主办,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承办,《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协办,第二届“全球化语境中的区域文化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等近20所高校、科研院所的40余名学者与会。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郑亮教授在欢迎辞中指出,在全球化时代,对区域文化与文学多样性展开研究,显现了研究视野的开阔与开放性,突显了区域文化及文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今年,是石河子大学并校20周年。从1996年并校至今,经过20年来的磨合、发展与壮大,业已成为兵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地,在文化传承与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对于增进疆内外中青年学者间的互动与分享、促进研究对话、推动兵团文化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疆现代文化建设,以及推动中国西部文学以及新疆文学的未来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周晓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西域的大漠风光、人文地理与国家行政管辖在此集聚,汉民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兄弟民族在此交汇,创造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文学。深入研究新疆的区域文学,不仅可加深我们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理解,也可以为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提供极富建设意义的新鲜经验。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为新疆区域文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助力。这其中涉及到文化认同、文学写作等复杂问题,都极具探讨价值。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周晓风教授指出,中国当代文学作为国家文学的形成,既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产物,也是文学发展从地域文学到区域文学的必然结果。当代文学的区域想象已经因为体制的要素超越了自然地理的限制。它一方面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度统一的国家文学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站在区域的立场规划文学的发展轨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庆祥副教授指出,新疆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视角和研究样本,其所能提供的阐释视野和言说空间已经超越了区域的范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新疆文学不是一个静态的课题或者客体,是活生生的历史和生活,所有的研究必须以此为出发点。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吴新锋副教授指出,多民族文学呈现出的文化丰富性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之间的契合,是亟需重视的问题。一种具有包容性、建设性的多民族文学史叙述框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建构具有重要价值。
具体到新疆文学,其区域特征与内在形态的丰富性和独特性,需要在具体的作家作品中展开细致研究。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刘长星,将新疆生态文学分为三个阶段,50-70年代为奠基期,80-90年代为勃兴期,21世纪之后为多元创作期,共同展现了对于新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深刻思索。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晁正蓉副教授指出,维吾尔小说从创作之初起就是以乡村题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真实地再现了当代维吾尔族乡村生活的变化、文化的变迁,更重要的是反映在社会转型期,维吾尔族农民面对现代化冲击的精神状况和思想矛盾,以及维吾尔族妇女的生存状况。国家一级编剧、石河子市文体局创作研究室主任肖帅指出,兵团戏剧作为军垦文化的组要组成部分,自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就一直发挥着引领新疆现代文化和鼓舞屯垦戍边士气的作用。新时期,“屯垦戍边”跨越转型,由单纯的政治使命转向经济建设,文化艺术发展遭遇瓶颈,尤其是戏剧面临着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的窘境,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凡博士以方言话剧《天心顺》和《梁生宝买种记》为例,讨论了方言话剧的话语体系和舞台表演形式,认为其不仅是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更是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曲艺生态多样性的有效表达形式。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和谈副教授指出,新疆本土散文作家刘亮程把观照者、观照物与创作主体融为一体,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赋予了动、植物以人的思想意识,运用内视角的叙事方式,把自己幻化成他所观照的事物,再现了一个和谐纯美的生态村庄,同时也表现出自然生命的哲学辩证思想,显现了自然圆融的生态美学意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胡余龙指出,苦难意识是刘亮程生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他对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的感悟。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建华博士指出,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而富有意蕴的民族空间感,童年的视角与女性的视角彼此交织下的草原人对自然生命有一种天然的顿悟,表现出了一种自然生命的钝感力。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胡昌平博士指出,哈萨克族作家夏木斯·胡玛尔书写了哈萨克族的历史与现实,既颂扬了民族的伟大,又对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的小说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又超越了民族与时代的局限。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王敏副教授对韩子勇的西部文学评论进行了分析,认为他先结合自身在疆生活的经验,从大量文学文本的细节出发,指出为何西部文学有“自我”表述的焦虑,接着又抽丝剥茧地论述了西部文学体现自我的叙事策略、方法与路径,最后评价了西部文学表达“自我”的利弊。
与会学者在会上也对西藏文学展开了讨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丛治辰博士从马原和扎西达娃的具体文本出发,揭示在“中心/边缘”的表层架构之下,其实西藏书写的真正命题在于一个古老的民族,如何进入现代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刚博士指出,藏族作家次仁罗布的小说基于一种宽恕和悲悯的美学追求,贯穿始终的是慈悲、隐忍和救赎的精神主题,也努力表现人类固有的美好品质。
会议期间,杨庆祥、王敏、丛治辰、徐刚、李平、杨向奎等青年作家、学者,以“文学与未来:‘一带一路’与想象全新的世界文学地图”为主题,与石河子大学师生展开了文学对话。大家分别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区域文学给现代文学研究带来的冲击和活力,这不仅带来了新的内容,而且对于文学史的书写范式也构成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