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2016-11-10
337
近日在中文系获悉,东方学研究学者、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王向远教授通过我院李建华博士向中文系捐赠50余册学术书籍,这些书籍都出自王教授之手,涵盖了王向远教授近年来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他多年来的学术结晶,主要包括比较文学、日本文学、东方文学等不同的研究方向。其中,比较文学方面的图书有:《比较文学学科新论》、《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等,日本文学方面有:《和文汉读》、《日本物哀》等,东方文学方面有:《东方文学史通论》、《佛心梵影——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
王教授非常关心我院中文系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2015年5月24日,王教授曾在我院中文系开设学术讲座,2015年10月27日由我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上,王向远教授又亲临会场,并提出重要学术观点,颇具启发性。2016年,由王向远教授任会长的“中国东方学会”成立,王向远教授提出让我院成为会员单位,并吸收我院相关学者入会,为我院东方学综合研究提供了学术支持、拓宽了交流平台。
王向远教授的赠书丰富了中文系的藏书量,对于拓宽师生们的学术眼界,更好地接触比较文学的学术前沿,具有重要作用。
(文/图 麻家耀)
人物简介:王向远,1962年生于山东,文学博士。1987年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起担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东方文学、比较文学、翻译文学、中日关系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近十年来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文章100余篇。已出版《东方文学史通论》《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述论》《比较文学学科新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翻译文学导论》《中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与陈言合著)《比较文学一百年》(与乐黛云教授合著)《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学者、文化人的侵华战争》《日本右翼言论批判——“皇国”史观与免罪情结的病理剖析》等论著及《初航集——王向远学术自述与反响》13种。另有译著4种,合作主编丛书4套50余册,主编《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1980~2000)》等工具书3种。曾获首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四届宝钢教育奖全国高校优秀教师一等奖、第六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度华东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2016-11-10
337
近日在中文系获悉,东方学研究学者、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王向远教授通过我院李建华博士向中文系捐赠50余册学术书籍,这些书籍都出自王教授之手,涵盖了王向远教授近年来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他多年来的学术结晶,主要包括比较文学、日本文学、东方文学等不同的研究方向。其中,比较文学方面的图书有:《比较文学学科新论》、《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等,日本文学方面有:《和文汉读》、《日本物哀》等,东方文学方面有:《东方文学史通论》、《佛心梵影——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
王教授非常关心我院中文系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2015年5月24日,王教授曾在我院中文系开设学术讲座,2015年10月27日由我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上,王向远教授又亲临会场,并提出重要学术观点,颇具启发性。2016年,由王向远教授任会长的“中国东方学会”成立,王向远教授提出让我院成为会员单位,并吸收我院相关学者入会,为我院东方学综合研究提供了学术支持、拓宽了交流平台。
王向远教授的赠书丰富了中文系的藏书量,对于拓宽师生们的学术眼界,更好地接触比较文学的学术前沿,具有重要作用。
(文/图 麻家耀)
人物简介:王向远,1962年生于山东,文学博士。1987年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起担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东方文学、比较文学、翻译文学、中日关系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近十年来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文章100余篇。已出版《东方文学史通论》《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述论》《比较文学学科新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翻译文学导论》《中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与陈言合著)《比较文学一百年》(与乐黛云教授合著)《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学者、文化人的侵华战争》《日本右翼言论批判——“皇国”史观与免罪情结的病理剖析》等论著及《初航集——王向远学术自述与反响》13种。另有译著4种,合作主编丛书4套50余册,主编《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1980~2000)》等工具书3种。曾获首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四届宝钢教育奖全国高校优秀教师一等奖、第六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度华东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等多种奖项。